興乾六年十月二十三,看起來這一天,似乎和過去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從長崎駛入海州的「新福安號」駛入海州港的時候,立即在海州引起了轟動。
倭使來訪!
儘管倭使來華,看似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可是對於海州的那些從事對日本貿易的商人而言,他們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嗅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
日本鎖國已經幾十年了,按日本的鎖國令日本船出海貿易和日本人與海外往來的都要處以死刑,所以,一直都只有大明船往日本貿易,而不見日本船來大明,儘管這次日本的使團是搭乘大明的商船來的海州,但是這些商人們仍然感覺到危機,他們擔心對日本的貿易壟斷會被打破。
而商人們的擔心,尤其是以北洋商會的反應更為強烈,
「這可如何是好!」
作為新任北洋商會會長汪明川神情顯得有些不安。
其實能夠成為北洋商會的會長,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畢竟汪家的名聲並不怎麼好,其曾祖父早年徙居揚州,業鹽兩淮,行鹽數十年,累資巨富。三傳至此,為兩淮大鹽賈。當年的滿清豫親王多鐸南征揚州,他的父親汪文德和偕其弟汪文健將全部家財三十萬兩獻與清軍,乞求勿殺無辜。儘管看似為揚州百姓乞活,可是卻也可以理解為捐銀三十萬兩的「犒師」,畢竟,他的捐納並沒有保住揚州百姓,只是保住了汪家。
也正因如此,多年來,汪明川一直小心翼翼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被朝廷追究,而這一次被選為商會會長,或許正是因為他這種不爭的性格。
可是眼下,突如其來的日本使團,卻讓他不得不謹慎應對。
「萬一日本開國,我商會到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對日本貿易一直是北洋商會的主業,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北洋商會開闢了多條析航線,甚至把手伸到了南洋,但是,其利潤往往來自於對日本貿易的壟斷,所以,一但日本取消鎖國,自然會對北洋商會造成嚴重的衝擊。
「會長,現在這件事情,以在下看來,已經不是咱們能左右的了,不過,在在下看,即便是日本開海,一時半會的,他們也沒辦法恢復當年的海運興盛,所以咱們應該有幾年的時間,現在還來得急早做準備。」
梅文山看著會長說道,在他看來,倭國開海對北洋商會來說,並不見得是件壞事,畢竟,北洋商會不可能永遠坐守對日本的貿易。
「準備是要做的,只是這一時半會怕是準備不過來啊……哎……」
搖頭嘆氣之餘,汪明川又開口問道。
「那幾個倭人現在是什麼情況?」
「回會長,那幾個倭人還算好。每日對我們點頭哈腰客氣異常。只是時常詢問,何時能往中都去,總的來說他們的情緒都很穩定,只不過,他們似乎對一切都很好奇,其中有些使員,更是直接要求買書。」
身為商會協理的梅文山如實的報告道,現在接待日本使團的正是他。
「買書?四書五經可以給他們,至於其它的,都不能給他們,畢竟,這是朝廷的要求,好酒好菜的招待著,至於其它的,咱們就不要去考慮他們!」
對於日本使團,朝廷已經有了吩咐過來,當然,現在朝廷還在為如何接待使團的事情猶豫不決,但是卻在要求商會出面接待的同時,又特意要求必須做好對日本人的監視,避免他們了解大明。
「這個不需要咱們擔心,朝廷已經派專人負責此事了。」
因為北洋商會壟斷著對日貿易的關係,所以梅文山自然知道,朝廷對日本的態度,而且每艘北洋商會駛往日本的商船上,都有軍正司的軍正,甚至就連北洋商會也會對自己的船長、水手進行培訓,以配合軍正司的工作。
「這也難怪,朝廷是不想讓日本知道現在的世界變化之快,其實,這樣對咱們也是有好處的,如果日本人知道,咱們大明已經開海如此,甚至和西洋人一樣,滿世界的尋找殖民地,那日本人又會有什麼反應?他們到時候開國,和我們競爭也是也很正常,雖說他們的實力遠不能與大明相比,可是有一個競爭對手總是不好的。尤其是在家門口,所以,咱們才要散布種種假消息,讓他們無法知道世界的變化。」
輕蔑的一笑,汪明川的神情露出些諷刺。
這幾年,大明可是把日本變成了聾子、瞎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所知道的,都是大明需要讓他們知道的,至於不想讓他們知道的,自然不會知道。
那些日本人並不知道,現在的大明早不是過去的大明了,甚至就連世界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而日本人仍然實施著鎖國令。
或許,一開始的時候,商會還無法這種消息上的封鎖,但在現今的北洋商會上下看來這麼做卻是理所當然之事,估且不說其它,至少日本的鎖國,對於商會的貿易是極為有利的。
但是現在,日本卻派出了使團。
「會長所言甚是,不過在下覺得,這種欺騙恐怕是無法長久的。您沒有瞧見現在的那些倭人對大明的好奇,他們甚至恨不得,打扮成明人,在大明的街道到處走動一番,他們已經多次要求離開酒店,到街上逛逛了。而且,他們還不時的從酒店的夥計身上,甚至那些廣南妓女的身上套取消息。」
梅文山不無擔心的說道,在他看來,消息可以封鎖一時,但不可能封鎖一世,總有一天會漏線的。
他的這番話,立即引起了汪明川的警惕,他幾乎是立即沉聲警告道。
「居然會是這樣?記住,對那些那倭國代表,千萬不可因其唯喏有禮而放鬆警惕!一定不能讓他們有接觸真相的機會,要儘可能的讓他們相信過去所得知的假消息,把那些廣南婢換上商會裡特意培養的那一批,他們想探聽消息,咱們先在他們身上探聽清楚再說。」
身為商會的會箍,汪明川可以從那些人來到大明之後,朝廷的反應中得知朝廷對於他們的態度,或許現在軍正司接手了一些工作,可是如果因為他們影響到了朝廷的大計,萬一朝廷怪罪下來,可就不是他能負擔得起的了。
畢竟,汪家的名聲在那,萬一要是新帳舊帳一起算,汪家可就不是流萬里那麼簡單了。無論是杞人憂天也好,鰓鰓過慮也罷,總不能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處理。
其實,汪明川並不知道,當他在那裡憂心如焚,擔心著做不好「接待工作」的時候,身處中都皇宮中的朱明忠本人,也是眉頭緊鎖著。
「日本使團……」
提到這個詞,朱明忠就是一陣頭大,他沒有想到,箱館的幾發炮彈,並沒有轟到日本的軍隊,反倒是一下子轟開了日本的國門,把日本的使團給轟來了,
「黑船來襲,變成了鯨船來襲?」
心底這麼苦笑著,朱明忠現在更擔心的讓日本看到世界,就像日本人在另一個時空裡,在其國門打開後,日本不得不與歐美國家打交道。由於缺少經驗,幕府希望從中國身上學習有關知識。德川幕府意識到,必須與中國建立經濟和外交關係,這既是抗衡歐美國家的政治需要,也是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
於是,幕府決心組團訪華。
然而,去中國需要排水量較大的桅船,日本沒有,只得花34000銀元向英國商人購買了一條商船,改名為「千歲丸」。1862年5月27日,這艘商船載著由官員、翻譯、藩士、商人和學者組成的51人使團從長崎出海了。
初見上海時,日本人都驚呆了,「千歲丸」上海行使得日本人的中國觀被徹底顛覆!正是那兩個月的訪問,讓日本對中國和西方都有了新的認識。
如果說,在過去幾千年裡,日本人一直仰視中國的話,「千歲丸」來華以後,其內心裡更多的則是對中國深深的失望和蔑視;雖然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見到曾經輝煌繁盛的中華帝國被西方列強踐踏到如此地步,向來崇拜強者的日本人開始對西方滿懷敬畏之情。
這些認識上的變化堅定了日本「脫亞入歐」的決心,深刻影響到日本後來的政治選擇。
在這個時代,日本人如果看到大明發生的劇變,他們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會不會就像另一相時空中那樣,以「脫亞入歐」的決心,再一次派出「遣唐使」,再一次全面向中國學習?
這可不是朱明忠願意看到的,之所以費盡苦心,向日本傳遞假消息,可就是為了讓日本沉浸於鎖國之中,或許他們不一定會像滿清一樣「妄自尊大」,當然他們也沒有那個本錢。
但是卻可以讓他們不斷落後於世界,為最終的解決鋪平道路。
現在,怎麼辦?
這使團總不能不見吧……
「要不然,就讓他們參觀一下?」
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