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賊!無恥逆賊!」
「我大明腹地怎麼出了如此恬不知恥之人,還議什麼,閣老,諸位同僚!拿出個懲處的章程吧!」
「調兵剿滅永安軍,刻不容緩!!」
「刻不容緩!」
堂中各人皆是義憤填膺,幾句話中已然將蕭亦說成了罪大惡極,禍國殃民之敗類,那個個義正言辭的模樣,讓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都是忍俊不禁。
不過在這種場合無論心裡是多麼鄙夷,除非不想活命,否則駱養性還是不敢露出一點好笑的神情來,面上看去頗是嚴肅,不斷的點頭。
「各位!能否聽下官一言!」
溫體仁出列,正視諸人道:「現今蕭亦惹不得,永安軍更是惹不得...」
溫體仁準備了滿腹的話還沒說出半句,吏部尚書便即出列怒斥道:「惹不得?我泱泱大明惹不得區區大同,那永安軍最多一萬餘人,調集各地官軍十萬,難道還滅不得!?」
見這吏部尚書錙銖必較的模樣,溫體仁冷哼一聲,高聲道:「調集官軍十萬?我大明眼下哪裡還能調出十萬大軍,就算是有,何人領兵可平永安軍?」
見諸人不吱聲,溫體仁繼續道:「永安軍可不是一般的兵馬,沒有萬全的把握千萬不要去招惹,不如就先順著蕭亦來,給他一個空的名頭又怎麼樣?」
哦了一聲,建極殿大學士,當今內閣輔周延儒道:「那溫尚書的意思?」
禮節性的朝周延儒一拱手,溫體仁道:「那蕭亦即便再精明能幹,也還是個粗鄙武夫,武夫重名利,好虛名,我們不僅要給他一個山西總兵,若是再加授太子三孤,他當如何?」
「還不是感激涕零,為我大明死心塌地?」
聞言,諸人皆是議論紛紛,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皺眉道:「加太子三孤,可...」
王承恩有這個顧慮倒也沒什麼,有明一代,活著的武將最高的也就才坐到國公的位置,其中幾乎還都是國公罔替,連世襲國公都沒有一個。
至於說封異姓王的更是沒有一人,就連開國功勳名將徐達、常遇春等也不過是死後封王而已。
永樂靖難時,張玉等人都立了大功,張玉甚至為靖難身死,永樂帝特意對其妻小大加封賞。
即便如此,也只是讓張玉的嫡子張輔從伯爵開始一級一級升授上去,到了才得到個罔替公爵。
從永樂開始,武將中能封贈公侯的是越來越少,像石亨等人雖然因為天大的機遇而拿到侯爵,但那下場自是不必再提。
有明一代與漢唐宋皆不同,但凡是爵位都很難獲得,對於武將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一個小小的罔替伯爵,武將沒有天大的功勳那是不可能得到的。
不過如此一來自然有相對應的拉攏辦法,那便是三公三師三孤,這些自洪武年開始便已經都成了虛職,到了現在已經成了朝廷拉攏武將的一種方法。
雖然也很難獲得,但現在獲得的人卻不少。
至於再下等的太子三師、太子三孤之類,有明一代中期時便多如牛毛,到了現在,甚至有些特別地區的參將都有掛著太子三孤的銜頭的,在文官眼裡早已經不值錢了,不過武將與文官看法不同,仍是當成一份榮勛來看。
所以,這溫體仁便想出了個自作聰明的點子,用這太子三孤的榮銜來糊弄蕭亦。
還別說,聽了溫體仁的話後,不僅是各位在場的內閣重臣連連點頭,就連內閣輔周延儒都覺得此法可行。
按他們的理解,蕭亦這種自底層爬起來的粗俗武夫,雖然練兵打仗是個好手,但是一般對這些什麼三公三師的都是兩眼一抹黑,他們甚至可以用此去糊弄蕭亦,讓蕭亦感激涕零,為大明鞠躬盡瘁後,再設法將之剿滅,可謂是一舉多得。
王承恩還是有些猶豫,說道:「這...這法子不錯是不錯,但那蕭亦這些年來屢屢升遷,如今再贈太子三孤,怕是天下人不服啊。」
聞言,駱養性道:「我的王公公,您就別什麼天下人不服的,現在主要議的不正是如何解決那蕭亦嗎,這法子我看行。」
王承恩看了一眼駱養性,隨後看了一眼閉目沉思的周延儒,問道:「閣老,您看?」
眾人的目光都聚齊到周延儒的身上,周延儒雖然對這種方法十分贊成,但做為內閣輔他還不能急切的答應了,即便是心中認同,也要做出思慮再三的樣子後,才能言。
沉吟半晌,周延儒看向王承恩,緩緩道:「此法可行,想那蕭亦聽後定會欣然率軍南下。」
「嗯。」
點了點頭,王承恩道:「那大夥就先散了吧,咱家還要把這議出來的結果跟聖上說說,讓聖上定奪。」
崇禎一方面對這種方法贊同,一方面卻又是心有不甘,只能將氣撒到宮女太監身上。
據當日宮中的太監說,崇禎皇帝那一日特別容易大雷霆,處事只要是稍有不慎便是一頓臭罵,搞的宮中的宮女太監人心惶惶。
不過無論是如何的不情願,崇禎皇帝最後的決斷也還是如此。
第二日,一個太監與幾名京師緹騎手持聖旨從京師出,臉上帶著極度的不情願,直往大石口而去。
......
大約在六日後,也就是崇禎五年的十二月十八日,傳聖旨的太監與京師緹騎終於拖拖拉拉的來到了大石谷關前。
遠遠的他們只是見到,關城上除了大明的旗幟外,也飄揚著一桿『蕭』字大旗,兩桿旗下則是挺立著的軍士。
蕭亦似是計算好了日子,在前一日就已經吩咐永安軍九營戰兵整理衣甲輜重,等十七日午時京師緹騎到達大石谷關時,永安軍已經在關外密密麻麻的集結成一片,就等蕭亦一聲令下了。
站在城上,這位京師御馬監的公公與那幾個京師緹騎嚇得戰戰兢兢。
「難道...難道這蕭亦早就料到自己今日會到?」
看著城下嚴整列隊的永安軍甲士,鐵甲鋼槍與重挑刀反射的陽光直照的這位御馬監的公公睜不開眼睛。
帶著些許慶幸,這位公公哆哆嗦嗦的展開聖旨,念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崇禎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同鎮守總兵官蕭亦升授山西省總兵官、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加授太子太保,掌山西省內軍士、巡衛、糧械、典查諸事。
......
「臣蕭亦接旨!」
隨著蕭亦接過聖旨,關城下永安軍齊喝聲霎然響起,這洪亮的吼聲直入雲霄,直讓京師來的幾人身子篩糠般的抖動。
「萬勝!」「萬勝!!」
隨著蕭亦的一聲令下,永安軍九營戰兵自大石谷關疾馳而下,轟隆隆的步子聲再一次踏入山西地界,飄揚的永安軍軍旗進入山西省境內,直奔太原府城而去。
第四百一十章: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