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久不在京畿,遠赴蠻荒之地盤恆不歸,此非我大唐之福!臣請殿下上表,勸慰陛下儘早回京,以利社稷!」房玄齡想讓李二儘快回京,好多事情其實李承乾做不了主,房玄齡也不敢讓他做主。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說了句:「知道了!」就繼續神遊天外,剛剛當一個月的監國。你就讓皇帝回來,老子的癮還沒過夠。一會兒讓于志寧代著寫一封請安的奏疏,順便問問老頭子什麼時候回來。
「僕射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能夠深入莽荒之地,體察黎民疾苦乃是我大唐的幸事,僕射大人怎麼會說是非我大唐之福。臣以為,這個時候還是不要打攪陛下,讓陛下安心的了解百姓疾苦為上。」
褚遂良就是貼心,知道李承乾在想些什麼。幫著李承乾據理力爭,監國這種事情多監一天就能多培育一天自己的勢力。李泰現在人望很高,必須有足夠的羽翼才能與之抗衡。
「太傅大人此言差矣!陛下乃是社稷之根本,怎麼可以久離京畿重地!某家以為……!」
李承乾無聊的看著桌上的文房四寶,接下來肯定有事長篇大論。既然有了一個議題,那麼大家就圍繞著議題進行辯論賽。誰贏,又或者誰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把這一上午時間打發過去,無論是房玄齡還是褚遂良又或者是李承乾,他們都知道。
今天朝會之後,李承乾會向李二委婉的詢問一下,老爹啥時候回來。如果讓于志寧操刀的話,說不定會出現老爹!兒子很想你之類的字句!
這種沒有勝負,也沒有絲毫欣賞價值可言的辯論其實非常無聊。李承乾很疑惑自己老爹究竟是怎麼忍受得了這些人!
傻子都明白,朝廷裡面的好多事情都是在桌子下面完成的。能擺到桌面上的東西,都是私底下談出一個結果的。事實上,這件事情從宣布的時候,結果早已註定。
所謂的辯論,其實根本不足以影響整件事情的結果。
李承乾無聊的擺弄著文房四寶,沒辦法手邊就這些東西。現在李承乾似乎理解了,為毛廷議的時候李二會經常挪動書案上的東西。
敢情都他娘是閒的!
擺弄擺弄,李承乾就發現不對勁兒的地方。自己的印章上印泥似乎沾了很多,可李承乾明明記得昨天上午就和于志寧喝酒。好像沒批改過奏章,印章上怎麼會有這麼多印泥?
難道說內侍偷偷用了印章?應該不會吧,這要是被抓住可是會被殺頭的。而且是斬立決那種!任誰說情都不會有用。
仔細打量著印章,同時腦袋裡面努力回憶,自己昨天到底用沒用過印章。
好像用過,肯定用過。可什麼時候用的呢?和于志寧在一起的時候?李承乾無論怎樣努力回憶,都想不起來這印章到底是什麼時候用過。
腦袋更疼了!
雲浩和李二巡遊到了交趾,如果在後世這屬於出國訪問。無非就是飛機降落在機場,然後當地小朋友獻花。大講雙方的傳統友誼,為了人類和平共同進步芸芸。
在李二時代,完全沒有這一說法。交趾是大唐的屬國,跟高麗,新羅,百濟一樣是大唐的屬國。之所以是屬國,那是因為大唐的人口還沒有膨脹到吞併你的地步,先讓你屬著。等老子的人口夠了,你也就不用屬了。
高麗,新羅,百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過經過了李泰的一點催化而已,現在高麗半島上好多地方都是無人區。
想要填滿這座半島,需要很多的人口。雲浩就知道,後世的漢城住著一千多萬人口。而現在大唐全部人口加起來,才勉強夠四千萬。
既然無法施行有效統治,李二隻能讓這個黑炭頭一樣的傢伙幫著自己管理。只要每年繳納一些保護費就好!
交趾王非常有人臣的自覺,帶著自己的所有屬官跪伏在海邊。腦袋都快杵進沙子裡,直到李二走到自己腦袋旁邊,也不敢把腦袋抬起來。
李二非常和藹,伸手拍了拍交趾王的肩膀讓他起來。聽不懂大唐話,直到舌人說第二遍的時候,才敢戰戰兢兢的抬起頭來。不過看到李二身邊站著的段珪時,這傢伙好像見了鬼一樣,又把腦袋杵進了沙子裡。
聽說李二要巡幸交趾,這還是有史以來中原帝王第一次踏足在這片地方。為了這次歷史性的訪問,早在三天前段珪就帶著三千玄甲軍進入到了交趾。
他們做了什麼雲浩不清楚,反正被李二攙扶起來的交趾王,兩條腿抖得像是琵琶。
「別怕,朕不會難為你。這兩年你做得很好,每年都給大唐提供許多糧食。說實在的,朕應該感謝你幫著朕養活了那麼多子民才對。」李二笑容可掬,好像看到了鄉間的老農。對方都嚇成這地步了,就不適合於再凌加帝王威嚴之類的事情。
也不知道舌人究竟是怎樣翻譯的,反正聽了舌人的話之後,交趾王又跪倒在沙灘上,嘴裡不斷的念叨。
「陛下!他說他永遠感念陛下您的恩德,交趾將會永遠做大唐附庸。而他,也願意做陛下最為忠心的臣子。他願意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陛下。」舌人在旁邊,流利至極的說道。
雲浩一聽這他娘的就是在撒謊,交趾王就說了幾句。好多次還重複了,哪他娘的來這一番歌功頌德。
好大喜功的李二龍顏大悅,再次攙扶起來交趾王之後。當先走向交趾城!
「那王八蛋說啥!」左右看了看,雲浩薅過來一個水師的舌人。他非常好奇,段珪到底對這位交趾王做了什麼,居然把他嚇成了那副樣子。看起來,交趾也會流行起食人魔的傳說。
海峽城堡就有這樣的傳說,那就是唐人喜歡吃人,還是連著骨頭一塊吃的。那些被唐人幹掉的城堡原住民,連一個骨頭都找不到。
「他說……!饒命!」舌人看了一眼遠去的李二,有些艱難的說道。
第五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