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升龍。
升龍作為後黎朝的京師,一向是防備最為主要的重地之一。
現在的安南,莫、後黎、占城、隆平四方並立。
在這四方之中,所謂正統為莫朝。
朱由校所認為的正統,自然是接受大明冊封的安南都統使莫氏。
而現在的莫氏,已經被後黎趕出了安南,只剩下兩個人來到朱由校腳下求援,便是莫敬寬和他兒子莫敬完。
對於這樣的「要求」,朱由校自然是欣然接受,亞洲憲兵這活,就得tm我來干!
寬慰了家破國亡的莫敬寬、莫敬完父子,朱由校也就把孫傳庭召見到了喜暖閣,當著兵部的面,開始商量如何進兵安南。
藉口已經有了,就說幫莫氏復國,畢竟這也算大明的狗,打狗還得看主人不是?
現在兵部唯一犯難的就是西南一帶的局勢,雖說天啟二年西南親征大捷,可改土歸流依舊是困難重重。
那些土司酋長們,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前些年朱由校在烏思藏和遼東不斷大規模用兵,在西南只能採取柔和政策,讓他們別搞事就好。
現在遼東戰事已經結束,九邊也基本熄警,有大量的空餘兵力可以抽調,兵部的口吻自然強硬起來。
兵部尚書王洽說道:「陛下,西南一帶諸多土司,大大小小要有幾百個,處理不好,會給後世留下災禍。」
朱由校點頭,也道:「的確,朕也在想這個問題,兵部有什麼想法?」
侍郎邵輔忠說道:「臣覺得,可以抽調土司兵馬,與我官軍一同前往安南,以糜耗土司實力。」
「不服從者,可以派兵鎮壓,在本朝,西南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
朱由校漠然點頭,兵部的意見與自己不謀而合。
於是在御案後挪了挪屁股,說道:「既然如此,兵部回去擬定一個章程,發來給朕看。」
「孫傳庭呢,怎麼還沒到?」
魏忠賢一旁眯眼笑著,說道:「爺,孫侍郎的秦軍太受歡迎,自遼東凱旋而歸的路上,每過一地,百姓都是夾道歡送,堵塞街道,因此耽擱了些時日。」
「哦?還有這事…」朱由校一笑,說道:「發旨,催促孫傳庭,讓他先來,秦軍可以等一等。」
魏忠賢連忙說道:「臣知道了,這就吩咐下去。」
消息傳到安南,鄭梉可是真慌了,立即找心腹商議解決的辦法。
這次大明可不像是鬧著玩的,沒準真要發兵,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一定打不過。
這鄭梉是誰?可以說是如今安南最有權勢的人了。
先說黎氏,起源於永樂滅安南胡朝之後,黎利造反,公開稱帝,還挺能打。
及至宣宗一朝,放棄武力,撤回在安南駐守的八萬明軍,承認黎氏地位,是為前黎。
莫朝有個叫莫登庸的,後來篡奪了黎朝,建立莫朝。
和黎朝不同,莫氏可謂十分老實,主動獻上土地田冊,在嘉靖一朝接受了大明的冊封。
嘉靖皇帝則順勢降安南屬國為大明屬地,以莫氏世代為安南都統使,年年進貢。
或許是因為莫氏篡奪前黎得位不正,因而主動尋求大明的冊封以顯示其正統地位。
總而言之,莫朝是最老實的一條狗。
再後來,鄭梉的老爹鄭松扶持了一個叫黎意的前黎後裔,以他作為金字招牌,起兵對抗莫朝,是為後黎。
莫朝連戰連敗,先是丟了西都,後來就連都城升龍都丟了,全靠朱由校一張嘴,才得以在天啟三年偏安北方高平。
誰成想,現在高平也待不住,直接被攆到大明境內來了。
本來朱由校是無意對安南用兵的,因為太費錢了。
首先是西南年年騷亂,土司們沒一個安生的,每年都要派兵平叛,動輒數百萬兩的軍費。
萬曆以後,北邊又有了蒙古和女真兩個大敵,災害一年比一年頻繁,國內饑民遍地,國勢衰微。
自己都快不行了,哪有功夫理會東南亞這一片的小打小鬧。
這也是鄭梉為什麼敢堂而皇之在國內攛掇後黎君主使用帝王稱號,並且不斷進攻北方依附於大明的莫朝的原因。
很顯然,這貨想效仿前黎開國的黎利,把莫氏殺乾淨,再說找不著人,不給明軍出兵口實,假意接受冊封。
可他萬萬沒想到,大明居然又行了!
朱由校儘管登基得比較曲折,但是一上位,大明就開始變好了。
先是任用幹吏取代那些干說不做的東林賢臣,推出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屢興大案。
再又是在邊疆接連用兵,改善了周邊形勢,現在居然連北邊的金國都滅了。
這北邊形勢一片大好,鄭梉也不是蠢貨,自然明白,這次大明說的話可能和天啟三年動動嘴炮不一樣了。
處理不好,真有可能招來大明的大軍。
但鄭梉又不甘心放棄即將到手的安南皇位,於是他玩了個心眼。
兩個多月後,也就是天啟八年的五月,鄭梉派來的使者抵達了大明京師。
甫一進殿,就見到了不懷好意的莫敬寬和莫敬完父子。
這倆人找到了個大爹,現在也都硬氣起來了。
這兩個來月,朱由校自然也沒閒著,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差不多了。
孫傳庭接到聖旨催促後,立即將秦軍交給了熊廷弼舉薦過來的車營坐營官左良玉暫時統領,自己只帶了幾名親衛往北京城疾馳。
到北京以後,孫傳庭火速進宮,朱由校也在平台召見了他。
君臣一番暢談,決定下了攻取安南,然後派兵久駐的策略。
等黎朝使者抵達京師,孫傳庭已經是手持尚方寶劍的督師了。
此時的黎朝使者,還並不知道大批明軍已經在孫傳庭的調遣下,暗中向西南方向集結。
「參見大明大皇帝,我此來,是受我黎皇所託,為了解釋一個誤會。」
聽見這個說辭,莫敬寬差點沒氣死。
你特麼砍了我全家,奪我地盤,要不是老子跑得快,早就和兒子死在高平了,還說是誤會?
不過他還是沒說出口,畢竟現在有人給他做主,還輪不到他說話。
朱由校臉上看不出是什麼笑容,只是靜靜等著。
見大明皇帝無話,使者只好繼續說道:「大皇帝,我們對高平發生的事,也很痛心。」
「這完全是一個誤會,為表歉意,我們願意將高平還給莫氏,並且上表黎皇,冊封莫氏世代為高平公。」
聽到這,朱由校忍不住樂了。
第九百三十六章:朱由校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