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在趣书网

趣书网 > 軍事小說 > 臨高啟明 > 第二百零九節 續挑基魚塘

第二百零九節 續挑基魚塘

作者:吹牛者

熱門推薦: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我的絕美老闆娘 官場:仕途風流 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 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 1979黃金時代 重燃青蔥時代 火力為王 兩A相逢必有一O 我在末世有套房 邪氣凜然 大宋的智慧 大清隱龍 抗日之浩然正氣 奮鬥在紅樓 唐朝好地主 岳旗飄揚 第三帝國之鷹 超品相師 漢鄉 錦衣夜行 盛唐神話

加入書籤 翻上頁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投推薦票 手機閱讀

    想到關有德以前是「裝家」,陳五仁又問起魚花的事情來:「關兄,我聽說九江的魚花皆從西海(西江)裝撈,為何不直接售於造家入塘飼養?何需經裝家之手?」

    關有德道:「老先生果然是心思細密之人,疍戶撈上來的魚花不純,其中各色魚種皆有,切不可隨意混養,否則一塘之內恐無遺類。筆硯閣 www.biyange.net裝家之功在於將疍戶撈的魚花分類撇開,只留鯇、鰱、鱅、鯪,稱為四大家魚。」

    如何將魚花分開,這自然就是裝家的秘密了,多為裝家世代傳襲,秘不示人。

    作為本地人,陳五仁對四大家魚的概念還是有的。唐朝之前,漁民養殖的品種主要是鯉魚,由於唐朝皇帝姓李,李鯉同音,而以「鯉」象徵皇族,不能捕,不能賣。因此,漁民不得不尋找新的養殖品種,鯇就是草魚;鰱就是鰱魚,也叫白鰱;鰱則是大頭魚,也叫花鰱;與長江流域不同,九江鄉民不養青魚,而是養俗稱土鯪、鯪公的鯪魚,這是華南地區特有的品種。到了明初,四大家魚配合養殖已經非常成熟。

    「倘若我族養魚,一畝之塘當畜魚多少?」陳五仁問。

    跟在一起的鐘吉聽著這等弱智問題,笑道:「凡池一畝,畜鯇三十,鰱百二十,鱅五十,土鯪千餘尾。」

    「為何土鯪之數相差如此懸殊?」發問的是天地會廣州地區的推廣經理林成文,他印象中臨高可不是這麼養的。

    鍾吉道:「兄台有所不知,常言道;『鯪魚不可養』,鯪魚喜熱,難以越冬,到秋冬季則十不存一,不越冬則不肥,不肥則價賤。」

    「哦?四大家魚賣價還不一樣?」陳五仁問。

    「每年略有不同,但總而言之,價以鱅、鰱貴,因其易長而不費草。鯪難長、少有重至一斤者,又必歷冬寒才肥,而鯇費草,故價賤。」鍾吉答道。

    「鯇費草多少?」林成文問。

    「每鯇百尾,日需草百斤。鯇食草,而鱅、鰱食草之膠液,或鯇之糞亦可肥。」鍾吉道。

    作為天地會的幹部,林成文在臨高接觸過淡水魚養殖,他知道鰱魚和鱅魚都是濾食魚,一般用鰓濾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喜歡食用豆餅、麥麩等飼料,由於肥沃的水體滋生更多的浮游生物,因此這兩種魚喜歡追逐肥沃的水體,常在水中上層活動。草魚屬於植食性魚類,主要吃草,也吃部分穀物、豆餅、蠶蛹、蚯蚓等,喜歡在水的中下層遊蕩覓食。土鯪最小,屬於雜食性魚類,常常食用高等植物的碎屑、底部的腐殖質,往往活動在水體的中下層。

    水中層的草魚留下的大量食物碎屑和糞便,是浮游生物的絕佳養料,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又給鰱鰱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底層的土鯪則對上、中層魚的食物殘渣進行最後的清掃。後三者的存在使得食物殘渣、浮游生物不能大量富集,保證了魚塘水質清新。不同水層的魚追逐食物,攪動水體,又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四大家魚的配合養殖是農業技術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對有限的水體進行了較為徹底的利用。

    陳五仁問鍾吉:「不知買夏花當如何運回香山?」

    鍾吉道:「香山少有耕種家,魚市少,老先生當僱人運回。賣於近處的,則魚花大,賣於遠處的,則魚花小。陸行者挑以兩籮,悠揚其肩,力使籮或上或下,激盪其水作波瀾,使魚如在池塘中,又行二三里,沉籮於河,以換新水,則魚得其性。若水行者,則以魚花舟載魚,舟旁兩水車晝夜轉水,使新水入舟,而宿水不留,然後魚花不病。九江至香山水運便利,老先生既是大戶人家,當以水運為佳。若是向我預訂,我可代先生尋一魚花舟送至貴鄉。」

    「哦?魚花現在是何價格?」

    「其實魚花與成魚的價格差不多,」鍾吉伸出右手四根手指,道:「每百斤鱅、鰱四兩銀子,鯇二兩,鯪一兩。」

    考察組又不是真要買魚花,陳五仁聽了打起哈哈來,「夏花上市尚有些時日,不急不急,待我返鄉安排挑基,事成之時定來尋鍾兄。」


    「無妨,買賣不成仁義在。」

    陳五仁想起來之前漏掉的一件事,問關有德:「敢問關兄,四大家魚的魚花是如何篩選開的?」

    關有德見他不訂魚花,又這麼一問,心中有些不悅,臉上雖然沒有表露出來,但回答的語氣有些直白:「老先生的問題未免太多了,魚花,細如針,一勺輒千萬,唯九江人能辨之,撇『花』乃我裝家吃飯的手藝,歷來都是家傳之法,從不外傳。」

    陳五仁在臨高待久了,養成了不懂就問為什麼的習慣,關有德這麼一說,他才意識到不妥。古代但凡有點技術含量的手藝,基本上都是家族傳承或者師門傳承,而且傳男不傳女,生怕女兒出嫁將技術帶到夫家去了。學徒則要跟師傅當牛做馬,充當若干年的免費勞動力,才能從師傅那裡學得手藝,當師傅的往往還要留一手,不然怎麼會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俗語。

    但在臨高,除了少數機密,哪個元老不是恨不得把所有知識都給手下的歸化民灌下去,生怕他們學不會。但凡碰到喜歡問為什麼的歸化民,技術元老都是歡天喜地得如同中了大獎,捧在手心裡當個寶。兩相對比,陳五仁不勝唏噓,差距為什麼就這麼大呢?

    在魚花市晃蕩許久,此時太陽已經升到頂,氣溫漸高,關有德是個藥罐子,感覺有些體力不支,便向考察小組告辭:「莫老爺,我身子有些乏了,頭昏腦脹的,就不陪諸位了,還望見諒。」

    莫魚駐守九江已經兩年,知道關有德所言不虛,也就不留他。關有德和鍾吉離去之後,林成文才對陳五仁說:「陳科長,撇花的方法沒問到就算了,今後咱們靠人工繁育,不同品種的魚卵從一開始就分開了,也就不存在撇花這個環節了。他們願意守著這個秘密就讓他們守著吧,最好帶到棺材裡去。」

    陳五仁點點頭,「確實,不過首長叮囑我們務必搞清楚九江鄉魚花生產的所有環節,肯定有他的道理。看來這個事情沒那麼容易搞清楚了。」

    莫魚一聽是首長的吩咐,道:「這個簡單,下次有哪個不長眼的裝家落在我手裡,我一定讓他說得一清二楚,否則別想從我手裡溜走。」

    陳五仁道:「莫兄,元老院向來依法治國,刑訊逼供可是要受處分的。」

    「謝陳科長提醒,不用刑我也能讓他們老老實實交代,嘿嘿……」莫魚陰笑起來。

    「其實我之前聽農業部的首長提過撇花的原理,大體上是根據不同魚種生活在不同水層的習性來進行區分,剩下的就是熟練度的問題了。」林成文道:「通常浮在最上面的是鱅魚,中間的是鰱魚,稍下的是鯇魚,最下層的是鯪魚。把魚花放在竹筐後,讓它們游一兩小時,然後用木製塗白漆的魚碟將水輕輕攪動,根據各種魚在水中的不同層次,從上到下把魚撇出來。」

    陳五仁道:「原理和實操還是有區別的,別忘了除了四大家魚,裡面還混有其他魚種,有些魚種生活在同一水層,魚花又細如針,要區分開來並不容易。」

    林成文道:「無所謂了,反正都是要進棺材的手藝。就目前探訪的信息來看,九江的淡水魚養殖技術並不比我們更強,雖然這裡已經代表了土著的最高水平。」

    「小林子,你這話可是真的?」莫魚有些吃驚,雖然他很早就跟了元老院,知道元老院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比本地人做得更好,但他沒想到連養魚這種事情元老院也有技術優勢。

    林成文道:「可不是!就拿四大家魚的投放比例來講,臨高每畝至少投放一百尾草魚,鯪魚也就五百。他們投的草魚才三十尾,說明他們沒有足夠的草料,鯪魚卻要投放一千,這是還沒有摸索出鯪魚的越冬技術。但最大的問題還在基塘比例上……」

    莫魚聽林成文竟然對九江鄉的基塘比例提出了質疑,好奇心頓起,問道:「正確的基塘比例應該是多少呢?」

    「沒有正確不正確,只有合適不合適。」林成文也不賣關子,道:「臨高的基塘比例是『六水四基』,而這裡是反過來的,『四水六基』,魚塘的生產力沒有發揮到最高。而且據我觀察,本地單口魚塘的面積大多在五畝以下,而臨高的魚塘要求在七畝到十畝之間。不過,『四水六基』應該是與本地人的生產模式相適應的,既然叫桑基魚塘,蠶桑業對漁業同樣存在影響。」

    莫魚聽了若有所思,道:「有道理,九江之利,多藉魚苗,次蠶桑,次禾稻,次圓眼,次芋。若是魚塘面積小了,基多塘少,收益自然不足,確實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wap.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仙府種田  傲世丹神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神級插班生  
加入書籤翻上頁返回目錄下一章投推薦票

更新推薦:星界蟻族 將軍好兇猛 大荒劍帝 全軍列陣 木葉:從解開籠中鳥開始! 一劍絕世 模擬修仙傳 最強戰神 武夫 星辰之主 春麗和奶奶

搜"臨高啟明"
360搜"臨高啟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