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東縣發了洪災,就在半個月以前。這年的冬天跟往日不同,在暴雪之前下了整整一個星期的大雨。
冬日裡下那麼久的雨,這不僅在全國都是罕見的,就連很多氣象專家都研究不出到底是何原因。
縣城貧窮,在華洲市的最北部。四年前,石山縣在方文洲的帶領下脫貧以後,臨東縣就變成了倒數第一,也變成了整個華洲最窮的縣城。
當大多數城市家庭都已經用的上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時候,臨東縣城裡的很多家庭連肉都吃不起。
臨東縣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十年前在華洲的經濟名列前茅,十年後的今天慘不忍睹。
其根本的原因在於這裡曾經是個礦區。礦場開採的時候富了一大批的人。
後來礦場枯竭,由於過度開採的原因導致臨東縣的土地下千瘡百孔,很多房子成了危房。
正是由於危險,富人們全都搬走了,把那些危房以極為便宜的價格賣給了農村來的以及原本臨東縣的窮人們。
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被臨東縣演繹的淋漓盡致。十年前的臨東縣富得流油,十年後的臨東縣慘不忍睹。
借著礦區發了財的人,以及那些升了官的領導,這些有
「能力」的人,已經早早的就離開這裡。換上的都是一批新人。新的領導,以及新的居民。
這些人對礦區裡的危房沒有任何概念。也絲毫不知,任何一點自然災害在這樣的環境裡,都會被無限放大。
就比如說今年的洪災。一場大雨讓臨東縣的野生湖和水庫暴漲,衝出水壩直接進了城。
由於當年地下過度開採的原因,土質其鬆軟和下沉的程度瞬間成了所有人的噩夢。
地面像是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五層高的小洋樓瞬間被吞入地底。很多居民反映不過來,就跟著辛苦一輩子攢錢買來的房子一起永遠埋在了地下。
市里第一時間安排了救援和援助。不僅僅是消防士兵,很多地方其他士兵也加入了救援行動。
冒著冰冷的大雨,這些戰士們批上一層雨衣就衝進了災區里。泥濘很重,卡車進不來。
他們便用肉軀把沙袋抗在肩膀上,前赴後繼的往水壩裡面沖。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幕。
寒冷的暴雨中,百姓們哭天喊地拼命的往外跑,而士兵們則扛著沙袋拼命的往裡沖。
這是截然不同的兩撥人。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而災區裡的那些無助的人,當看到了這些士兵朝著他們衝來時,宛如看到了上帝。
事實上,這些戰士們也真的成為了上帝。水壩撕裂的口子太大。
「上面」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那些洪水衝進臨東縣城。城裡的地形和土地狀態複雜,一旦大水繼續肆無忌憚的衝進縣城裡,那麼裡面的情況不堪設想。
「無論如何」四個字,成為了戰士們心中唯一記下的東西。所以當那些沙袋填完時,一些從洪水裡出不來,或者脫了力的戰士們,乾脆用自己的身軀填在了防洪坑裡。
永遠的填在了那裡。這場救援足足延續了37個小時,直到雨停。直到,暴雨逐漸成了暴雪。
是的。絕大多數人都得救了。但是有很多華夏戰士們因為這場救援,成為了墓碑上的一串字符。
他們成為了英雄。兩個字,便是一個人一生所有的榮耀,也代表了一個人一生的全部旅程。
由於地質原因,臨東縣城裡已經不再適合居住了。華洲市里連夜開會,最終決定把難民向臨東縣北部轉移。
但轉移歸轉移,誰來
「接納」這些難民成了問題。此時周邊城市的居住情況幾乎都已經成了飽和狀態,突如其來的大量難民肯定會造成巨大的負擔。
但天氣寒冷,加上又是春節期間,市里終於下了決定。用帳篷安營紮寨。
至於以後,再說。方案制定以後立刻執行,難民們終於有了個禦寒的去處。
臨東縣的事情很快傳了出去,也受到了較高的社會關注。全國各地不少援助物資以捐款的方式進入了華夏某基金會。
有舊衣物,有食品,當然也有現金。企業家和明星們也紛紛做起了帶頭作用,開始為災區捐款捐物。
甚至會有很多人會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第一現場來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臨東縣很小,但畢竟也是有著十幾萬人口。這次災區的覆蓋面積很大,幾乎整個城裡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唯一慶幸的是,周圍的鄉鎮躲過了一劫。不少城裡的居民紛紛投靠鄉下的親戚,但仍然有上萬人沒有去處。
在帳篷里度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上面最終還是開會決定:在哪跌倒的在哪爬起來。
臨東縣要重建。但重建臨東縣是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這期間必須要解決災民的很多生活問題。
水源、電源、醫療、教育等硬性條件一個不能少。對於市里和臨東縣正府來說,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銷。
而此時,外界的援助便成了重中之重。正如之前所說。消防的戰士們和士兵們沖在了第一線,阻擋住了災難最猛烈的攻擊。
而災難的後續,更需要大量的人去填補。當全國人民知道這個情況以後紛紛自告奮勇,願意為災區人民做一些事情。
越來越多的職業也加入了這次的
「戰場」。相比於其他職業,醫生和老師在此時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無論如何,孩子們的教育不能丟。
如何在春節之後,讓孩子們能繼續在這種環境下讀上書成為了關鍵。正是這種原因的促使下,華洲市便發出了號召,邀請很多相關職業的愛心人士來幫助災區渡過這次的難關。
而陳嵐和王麗,就是在這種號召下趕到災區來的。臨東縣要重建,臨東縣的學校也要重建。
但重建是需要一個漫長而煎熬的過程。期間,災區的人們都要在外面臨時搭建的營地里渡過。
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個大方針,也是硬道理,更是一種號召。災難發生後,臨東縣學校的很多老師都已經離開,眼看著這些孩子在春節後讀不上書,市裡的領導和家長自然是急的焦頭爛額。
所以當陳嵐和王麗趕到災區現場以後,更是受到了熱烈的擁護和愛戴。
卻沒想到陳嵐在指揮搭建臨時學堂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1507章塌陷區